摘要
这篇帖子讨论了一位非技术创始人用一个月时间开发一款基于AI的提醒工具的经历,该工具可在WhatsApp等消息应用中运行。该工具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聊天设置提醒,无需注册或使用单独的应用。尽管在Reddit、Twitter、LinkedIn上发布并联系了朋友,但该产品仅吸引了9名用户(其中7名为测试账号)。作者寻求真实反馈,并询问这个想法是否根本存在问题,还是只是需要更好的营销。评论指出了隐私问题、与Siri和Google Assistant等内置助手的竞争,以及产品市场匹配度的质疑。许多评论者鼓励作者继续开发,先验证想法再构建产品,并聚焦细分市场或差异化功能以与现有解决方案区分开来。
观点
主流观点认为,该产品解决的问题已经被现有工具(如Siri、Google Assistant和内置日历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许多用户认为该产品缺乏明确的价值主张以及与成熟解决方案的区别。然而,少数观点认为该核心理念具有潜力,特别是如果针对细分市场或特定用例,无摩擦提醒可能具有价值。一些评论者对数据隐私表示担忧,尤其是该产品依赖Gemini等外部AI API。关于没有技术背景是否能构建可行的SaaS产品,也存在争论,一些评论者持否定态度,而另一些则给予支持。总体而言,讨论反映了对市场饱和度的现实考量与对持续学习和迭代的鼓励之间的张力。
SAAS工具
SaaS | 网址 | 类别 | 功能/备注 |
---|---|---|---|
Ping AI | https://useping-ai.lovable.app/ | AI聊天提醒工具 | 基于文本的提醒,无需注册,支持消息应用集成 |
BoardOS | https://boardOS.ai/ | 创业者顾问工具 | 面向独立开发者的AI顾问平台 |
Memorae | https://www.memorae.ai/ | AI提醒助手 | 与Ping AI类似,基于WhatsApp的提醒 |
Signale | https://www.signale.co/ | AI助手 | 处于市场调研阶段的竞品 |
Secretary.my | https://www.secretary.my/ | 个人助手工具 | 跨平台短信提醒,OP曾使用过 |
Gemini | - | AI助手 | OP用于NLP和提醒,引发隐私担忧 |
ChatGPT | - | AI助手 | 与OP工具比较,更成熟且有插件支持 |
Cursor | - | 代码编辑器 | OP用于开发产品 |
Supabase | - | 后端数据库 | OP用于数据库管理 |
用户需求
难点/痛点:
- 现有提醒工具需要额外步骤(如日历输入、应用切换)
- 缺乏与日常习惯(如自聊)的无缝集成
- 对AI处理个人数据的隐私担忧
- 用户难以从Siri或Google Assistant等内置助手切换
- 用户看不到与现有工具的价值差异
期待解决的问题:
- 如何减少设置提醒的摩擦
- 如何将提醒工具集成到消息应用中的自聊习惯
- 如何安全存储和处理个人数据
- 如何与成熟AI助手区别开来
- 如何让提醒更具上下文和智能
可能的解决方案:
- 构建一个基于聊天的AI助手,集成到现有消息平台
- 提供无需注册、无摩擦的体验
- 专注于细分用例,如任务自动化、上下文提醒或多应用集成
- 为注重隐私的用户提供本地AI处理
- 构建向量数据库,自动连接用户数据之间的关联
增长因素
有效策略:
- 从个人工作流程开始,并与相似用户验证
- 使用Reddit、Twitter、LinkedIn和Discord进行早期营销
- 聚焦细分市场或特定用户画像(如创业者、营销人员)
- 快速构建MVP并根据反馈迭代
- 突出独特功能,如无需注册、无需下载应用和原生聊天界面
营销与获客:
- 利用Reddit或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
- 针对自聊和生产力习惯的社区进行营销
- 使用个人网络和在线社区测试并收集反馈
- 参与SaaS和独立开发者社区
- 提供免费试用或早期访问以建立初步吸引力
变现与产品:
- 在变现前解决实际问题
- 避免过早添加不必要的摩擦如积分系统
- 开源组件可以建立信任和社区
- 通过数据处理和安全实践的透明度建立信任
- 考虑免费增值模式,为高级用户提供付费功能
用户参与度:
- 直接与早期用户互动并回应反馈
- 通过Reddit和社交媒体参与建立社区
- 使用AI创建个性化和上下文提醒
- 允许用户通过功能请求塑造产品
- 鼓励通过口碑和用户推荐实现有机增长